前两天,郭敬明表示自己给S卡的标准是:我以后会找他拍戏。
一时间,郭敬明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导师就是这样任意妄为?还是导师可以为所欲为?
小四喜欢的男演员的标准赵薇一针见血指出:你多年来的审美口味都很专一啊。
陈凯歌则是劝说郭敬明身处导师位置,应该放宽自己的审美,趣味,爱好的范围。
凯哥导演的用词你细品。
“审美”没问题,“趣味”和“爱好”,是不是有点异样的感觉。
很多观众都怀疑陈凯歌现场飙车,苦于没有证据。
但翻看郭敬明以往重用的男演员外形好看,身高180+,鲜嫩鲜嫩:陈学冬,朱梓骁,柯震东等人。
以及去年同样充满争议的选择了郭俊辰。
小四对小鲜肉的钟爱已经人尽皆知,而他本人也没有反对和避讳。
今年在《演员请就位》中,他依旧不顾旁人的眼光和反对,力排众议选择了毫无演戏经验,演技差到瞎子都看得出来的何昶希。
他给出的理由:我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美,我希望他未来是个....的演员,我想跟他一起成长。
因为他是导师,有这个权利,别人着实拿他办法。
陈凯歌和李成儒等人也只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改变不了结果。
这也是继莫名其妙的张大大之后,给节目带来的又一波热度。
客观来说,郭敬明和张大大等人在节目中展示的价值更多是商业功能,他们稍微一个喷嚏就能引爆热度。
专业的事情,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演员,或者符合一个专业演员的标准?
能令人信服的标准可能有很多版本,但实力演员张译给出的答案,我想值得放在这里讨论一番。
10月12日,距离郭敬明选人风波不到48小时,张译说出自己对演员这个行业的一些看法。
“表演是一门学科,现在可能有一些人不太理解这个表演的学科的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认为只要自身的这个外在的条件还不错,就可以做演员。
实际上演员的门槛儿还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张译对于演员的看法,几乎句句都在反驳郭敬明。
小四认为好看是.重要甚至没有之一的条件,在张译这里却不是必要条件。
小四认为不理解表演没关系,可以陪伴成长,在这张译这里却是必修课。
张译谈论演员的门槛中的高度是什么?他没有明说。
但我想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对剧本理解,对角色理解,对演技基本功的掌握,对艺术的展示;
没有一定的水准,大约无法被张译称为演员吧。
张译视频中还说到。
“我喜欢平遥影展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够入围或者是在这个影展进行展映的一些影片,它的品质都很高,具有极高的表演艺术的水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张译来到的平遥影展符合他的艺术审美,郭敬明选择的男演员对上了他的趣味和爱好。
这也许就是张译和郭敬明两类人的区别吧。
无关对错,只是喜好不同。
借着两人观点的碰撞,还有一个话题值得讨论。
现在的爱豆文化低现象就没有人重视了吗?
芭乐视频下载安装来看看何昶希在表演之前的采访,有两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且无比担忧。
导演问何昶希你觉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何昶希就被问愣住了,他重复了导演这个词。
然后表情疑惑,眼神茫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导演又问,“为了这个节目,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何昶希颤颤巍巍地回答,“我每天都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告诉自己不要怕。”
说实话,屏幕外的我已经窒息。
这就是年轻人的偶像啊,简直太可怕了。
爱豆连“核心竞争力”都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不会演戏,然后做的准备就是每天给自己加油打气;这是世界上成本.低,.不费劲的努力了吧。
文化水平就低到这种程度,输出奋斗价值观是空喊加油不去做些实质性的工作。
芭乐视频下载安装的孩子还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何昶希们做出的榜样就是这样无能无知?
家长反对追星,不是没有理由。
在娱乐圈为什么有些人向往自己学霸的人设?
因为这类人极为罕见,技能文化高分,专业上又有所建树。
演员比如黄磊,他不仅戏好,还是电影学院的老师;还记得他在《向往的生活》跟彭昱畅说的那番话,把彭彭说的心服口服。
音乐届代表则是李建,他既有代表作,说话风格充满浓浓的文人气息;在《好声音》当导师,李建的点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甚至还有集锦。
这些人,家长会反对孩子喜欢;恐怕家长自己更喜欢吧。
黄磊李建不仅观众喜欢,连圈内人也想向这个方向凑一凑。
他们没有这个硬实力,但可以立人设啊。
娱乐圈厉害之处在于,你不是这种人,但可以假装这种人。
所以,芭乐视频下载安装可以把张译的话题延伸一下;从演员的门槛换成偶像的门槛。
无论那个时代,都需要英雄,ta们鼓舞人心,为大众作出表率,榜样的力量就是这么来的。
偶像对于年轻粉丝来说,具有类似的功能。
他们的文化水平其实不需要有多高,普通水准即可,毕竟每个人的专业领域不一样。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让一群连话都听不懂,也讲不清楚;
基本常识都没有,价值观输出又是肤浅无物的人来当;肯定会误导年轻人。
未来属于年轻一代,爱豆低文化的现象需要大家参与反思,讨论,实践。